2013年國家制定了《綠色建筑行動方案》,這標志著我國綠色建筑行動步入了快車道。實現綠色建筑目標的主要途徑和手段就是大力推進建筑工業化進程。
建筑工業化是以構件預制化生產、裝配式施工為生產方式,以設計標準化、構件部品化、施工機械化、管理信息化為特征,能夠整合設計、生產、施工等整個產業鏈,實現建筑產品節能、環保、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建筑生產方式。
我國的建筑工業重點是房屋建筑,特別是量大面廣、對提高人民居住水平直接相關的住宅建筑。因此,住宅產業化是建筑工業化發展的重點。住宅工業化是住宅產業化發展的前提,而混凝土預制技術是實現住宅產業化的途徑之一。
通過混凝土預制技術實現住宅建筑的高效率、高品質、低資源消耗和低環境影響,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采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優點包括:可以有效節約資源和能源,提高建筑功能和結構性能,改善施工現場的環境和作業條件,減少建筑垃圾對環境的不良影響,有效實現“四節一環?!钡木G色施工要求,實現低能耗、低排放的建造過程,促進我國建筑業的整體發展,實現預定的節能減排目標。
建筑工業化改變了建筑工程的傳統施工方式,即利用混凝土預制技術在工廠制作混凝土預制構件,再將工廠預制好的樓板、墻面、樓梯、陽臺、立柱等運送到工地,進行拼裝組合。
我們必須掌握建筑工業化的發展方式,以適應建筑工業化發展的需要,將發展散裝水泥工作重點向混凝土預制構件生產企業轉移,及時創新散裝水泥的發展模式,充分發揮散裝水泥行業管理優勢,抓住建筑工業化發展的契機,促進散裝水泥發展再上新臺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