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0日,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發布消息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環境保護部、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修編發布了《水泥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》(以下簡稱“指標體系”),同期發布的還有《鋼鐵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》,兩者都將于2014年4月1日期施行。
據了解,該“指標體系”制定的目的是為了貫徹落實《清潔生產促進法》(2012年修正案),進一步形成統一、系統、規范的清潔生產技術支撐文件體系,指導和推動企業依法實施清潔生產,提高資源利用率,減少和避免污染物的產生,保護和改善環境。
該“指標體系”主要包括了生產工藝及裝備指標、資源能源消耗指標、資源綜合利用指標、污染物產生指標、產品特征指標和清潔生產管理指標六類。指標體系適用于通用水泥生產企業,包括水泥(熟料)生產企業、水泥粉磨站的清潔生產審核、清潔生產潛力與機會的判斷、清潔生產績效評定和清潔生產績效公告制度,也適用于水泥行業環境影響評價、環保核查、排污許可證和行業準入等資源能源消耗清潔生產管理需求。
據了解,本“指標體系”依據綜合評價所得分值將清潔生產等級劃分為三級,Ⅰ級為國際清潔生產領先水平;Ⅱ級為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;Ⅲ級為國內清潔生產基本水平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,本評價指標體系將適時修訂。
國家發展改革委原來發布的《水泥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(試行)》(國家發展改革委2007年第41號公告)、《鋼鐵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(試行)》(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原國家環??偩郑玻埃埃的辏翟鹿妫?,環保部發布的《清潔生產標準鋼鐵行業》(HJ/T189-2006)、《清潔生產標準水泥工業》(HJ?。矗叮罚玻埃埃梗┩瑫r停止施行。
另據了解,該“指標體系”是由中材地質工程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、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、中國水泥協會起草,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、環境保護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并負責解釋。